top of page

八段錦是中國優秀傳統的保健功法。它是中華民族自古相傳至今的一種健康運動,由 八種如錦緞般優美、柔順的動作組成,更是國術精華之集錦,對強健體魄、提升工 作效率、延緩老化過程甚有助益,是每天作業前或休息時調理身心、活化氣血的最 佳體操。練八段錦必須要有毅力和恆心,不可一暴十寒,否則功效必大打折扣。每 段錦的功能和要領都濃縮成七字,作為該段錦之名稱,簡單易記。 八段錦有預防疾病的功效,因為八段錦是調理氣血、暢通經脈、靈活筋骨的運動,若 能天天有規律地演練,即能促進血液循環、舒暢胸懷、清醒頭腦,確是預防百病、 延年益壽的最佳方法。

 

歷史背景傳說

 

八段錦據說是流傳於12世紀,後來在歷代流傳中形成許多練法和風格各具特色的流 派, 它動作簡單易做,功效顯著。 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意為動作舒展,如錦 緞般優美、柔順,又因為功法共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整套 動作柔和連綿,滑利流暢;有鬆有緊,動靜相兼;气機流暢,骨正筋柔。也有一說 法,認為“八段錦”是“拔斷筋”的別名。因為此功多為筋拉伸動作,意欲將筋拔 斷,而後人以為八式,故名為八段錦。

傳說中八段錦是由岳飛創制的,也有傳說八段錦是由唐代的鐘離權創造的,但這些 說法并不十分可信。在魏晉許遜的《靈劍子引導子午記》中,有關于“八段錦”鍛 煉方法的記載。但最早出現“八段錦”名目的是宋代洪邁著《夷堅志》一書:“政 和七年,李似矩為起居郎嘗以夜半時起坐,噓吸按摩,行所謂八段錦者。”說明八 段錦在北宋已流傳于世。八段錦自宋朝以來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在形式和內容上都 有較大變化,清末定型后,目前仍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鍛煉項目,對于 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起著重要的作用。

著名宋代大儒朱熹(1130-1200年)對八段錦有一段生動有趣的記述:“ 愚四十年 前注《參同契》時,見呂四行八段錦,詫其老健,每竊笑之。逮今思之《參同契》 之學,實屬屠龍術,不如呂四行之宰豬術也。”朱熹酷愛《參同契》之學數十年, 晚年時倍感八段錦之學,优于《參同契》,他幽默地評价《參同契》為“屠龍術”, 八段錦為宰豬術,形象地描繪《參同契》為“楊春白雪,和之者寡”,八段錦在當 時屬于 “下里巴人, 和之者眾”。

現在流傳的站式八段錦,一般是來源于代梁世昌所編《易筋經圖說》的附錄《八段 錦》。但作者不詳。在1957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了《八段錦》一書,書中簡要敘 述了八段錦對人體的作用、鍛煉要領,并根据定型的八段錦歌訣,圖文并茂地詳述 由卓大宏、馬風閣、唐豪所編的三套立式和馬風閣所編的一套坐式的八段錦功法。 內容通俗易懂,發行印數極大,為八段錦的普及推廣作出了貢獻。

 

 

招式 

預備式﹕ 

自然站立﹐兩腳分開与肩同寬。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呼吸自然﹐全身放鬆﹐雙手 掌心稍離身體對向小腹﹐如抱球狀。

 

一﹑雙手托天理三焦 

(1) 雙手在小腹前﹐掌心向上,十指交叉相接。(吸氣) 
(2) 兩掌慢慢上提經胸口至臉部﹐翻掌(掌心向上),上托至頭頂上,手臂伸直,手 掌托天,兩眼向上看。(閉氣) 
(托天要用暗勁,做到“力從腳跟起,貫到泥丸宮(俗稱頂門,即頭骨未合處)”。 用暗勁向上頂。注意須用意、用暗勁上頂,胳膊不可上下彎曲、晃動,臂肘始終是 直的)。 
(3) 兩眼平視﹐然後兩手分開﹐手臂自然向兩邊松垂下來,同時全身放松,自然松 一口气﹐再慢慢往下放兩手作抱球狀。(吐氣) 

稍歇一會儿后,再做下一遍運動,全程順序反覆做六次後,回復自然站立姿勢。 

二﹑左右開弓似射雕 

(1) 立正﹐左腳橫跨一大步, 兩掌上提交叉至胸部(左前右後)﹐然後手握成空拳。 (吸氣) 
(2) 手臂抬平﹔ 左手作八字掌,右手持豎拳。(吸氣) 
(3) 左手向左推出伸直,眼看食指尖;右手拉至右胸側,同時蹲馬步。(閉氣) 
(4) 微轉身向右﹐右拳變掌﹐左腳收回同時並步站立起。(吐氣) 
(5) 右腳橫跨一大步﹐兩掌上提交叉至胸部(右前左後)﹐然後手握成空拳。(吸氣 ) 
(6) 手臂抬平﹔ 右手作八字掌,左手握持豎拳。(吸氣) 
(7) 右手向右推出伸直,眼看食指尖;左手拉至左胸側,同時蹲馬步。(閉氣) 
(8) 微轉身向左﹐左拳變掌﹐右腳收回同時並步站立起來(吐氣) 

(1) (2) (3) (4) 為馬步開弓射左(5) (6) (7) (8) 為馬步開弓射右﹐ 左右相互更換反覆各做三次後,回復自然站立姿勢。 

三﹑調理脾胃須單舉 

1) 自然站立﹐兩腳分貽d与肩同寬。(吸氣) 
2) 兩手前伸,掌心朝上,上提至與胸同高。(吸氣) 
3) 兩手翻轉使左掌心向上,右掌心向下,做陰陽掌動作。(吸氣) 
4) 左掌上提至頭頂上,成托天姿勢,抬頭注視左掌;右掌下按至腰旁地。(吐氣) 
5) 左手臂伸直,由左外側慢慢放下,頭回正雙掌下垂放鬆。(吐氣) 
6) 回復預備姿勢。(吸氣) 
重複動作:(2) (3) (4) (5)項左右手相互更換外,全程依此左右手之順序反覆 各做三次後,回復自然站立姿勢。 

四﹑五勞七傷往後瞧 


(五勞﹕心﹑肝﹑脾﹑肺﹑腎﹔七傷﹕喜﹑怒﹑悲﹑恐﹑懮﹑驚﹑思) 
1) 自然站立﹐兩腳分開与肩同寬。。(吸氣) 
2) 兩手前伸,掌心向下,手臂伸直慢慢上提。(吸氣) 
3) 兩手上提,至與腰同高。(吐氣) 
4) 雙掌翻轉,掌心向上。(吐氣) 
5) 兩手慢慢反向外旋,同時頭慢慢轉向左側﹐眼睛盡力看左後腳跟。(吐氣) 
6) 兩手慢慢回復向內﹐向下放至身體兩側做按地姿勢,同時頭回轉向前。 

重複動作﹔頭轉向右側盡力看右後腳跟外,其餘均同。全程依此頭部轉向左、右側 之順序,反覆各做三輪。

五﹑搖頭擺尾去心火 

1) 左腳橫跨一大步,兩手上托。(吸氣) 
2) 蹲馬步,身體坐正,雙手下按虎口向內,掌心向下放在膝蓋上方約15公分 處。(吐氣) 
3) 先做右側弓步﹐右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伸直,眼看右前方。(吐氣) 
4) 然後彎腰,搖頭向下﹐眼看右腳尖。(吐氣) 
5) 再將上身重心﹐移至兩腳中央,體重平均落在兩腳掌上。(吸氣) 
6) 搖頭左移﹐然後身體坐正,眼睛向前看。(吐氣) 
3) 做左側弓步﹐重心移至左腳,右腳伸直,眼左看前方。(吐氣) 
4) 然後彎腰,搖頭向下﹐眼看左腳尖。(吐氣) 
5) 再將上身重心﹐移至兩腳中央,體重平均落在兩腳掌上。(吸氣) 
6) 搖頭右移﹐然後身體坐正,眼睛向前看。(吐氣) 

重複演練 (3 -6) 之動作「左、右」互換。全程依此左、右腳之順序反覆各做三輪 後,回復自然站立姿勢。 

六﹑兩手攀足固腎腰(本段錦採順腹式呼吸) 

1) 預備姿勢:自然站立。(吸氣) 
2) 兩手伸直上舉至頭頂上﹐身體向上伸,頭微向後仰。(吐氣) 
3) 兩手在身體前下按至胸前鎖骨,反掌掌心朝上﹐雙手沿兩腋下往後行﹐ 以指擦摸背肌(約離脊骨一寸半左右而落﹐ 
4) 彎腰,兩手經坐骨下﹐再沿兩腿外側落﹐兩手儘量伸至腳尖,然後抬頭眼 睛向上看。(吸氣) 
5) 雙掌向前帶引上身慢慢上移起身。兩手伸直上舉至頭頂上﹐身體向上伸, 頭微向後仰。(吐氣) 

反覆演練動作﹐全程依序,反覆做六次後,回復自然站立姿勢。 

七﹑攢拳怒目增氣力 

1) 預備姿勢:左腳向左橫跨一大步蹲馬步,兩手輕輕收藏母指握拳。拳心 向上,提至腰際。(吸氣) 
2) 左拳向前推出,拳心旋轉成豎拳(日字拳),同時怒目看左拳,右拳微向後 拉。 (吐氣) 
3) 拳變掌﹐反掌外向﹐旋腕(擒拿手)再輕輕收藏母指握拳 
4) 收回左拳雙拳置於兩側腰際 (吐氣) 

重複 (2 - 4)改用右拳推出外,其餘均與前述同。全程依左右拳順序推出 各做三輪後,回復自然站立姿勢。 

八﹑背後七顛百病消 

1) 預備姿勢:腳跟腳尖併攏。(吸氣) 
2) 提起腳跟,兩手掌向下垂,暫停呼吸憋氣、收縮肛門,全身緊繃,稍停留。 
3) 全身力量放鬆、腳掌用力跺地、膝蓋微彎﹐同時由口中快速吐氣﹐臼齒。 
4) 依次序(1)-(3)順序反覆七次。後回復自然站立姿勢。 

收 式 - 

1) 預備姿勢:自然站立。(吸氣) 
2) 兩手伸直由兩側上舉平肩,掌心朝上,再上提至頭頂上方,手腕交叉掌心 向前,抬頭、眼睛往上看。(吐氣) 
3) 兩手保持交疊,由前面放下到小腹前。 最後回復自然站立姿勢。全身放鬆﹐ 呼吸自然。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在吸氣和吐氣時鼓動腹腔的深呼吸方法﹐吸氣和吐氣用鼻孔,要柔、細、 慢、長。是氣功練習常用的功法。 腹式呼吸分順式和逆式兩種: 

(1) 順腹式呼吸:吸氣時凸出下腹(即讓腹部膨脹),收縮上腹,吐氣時收縮下 腹,凸出上腹。 
(2) 逆腹式呼吸:吸氣時收縮下腹,凸出上腹,吐氣時凸出下腹(讓腹部膨脹), 收縮上腹。 

八段錦練功一般來說手由下向上舉時﹐伸開的手移近身體﹐或身體伸展時慢慢吸氣, 手放下時﹐手向外伸出時﹐或身體彎曲時吐氣要細要長。除第六段「雙手攀足固腎 腰」採順腹式呼吸外,其餘各段錦皆採逆腹式呼吸。 

根據中醫和氣功的經絡學說﹐經絡是佈滿人體氣血通道﹐發源於臟腑﹐佈流於四肢 百胲。練功期間時常運氣﹐氣沉丹田﹐可以轉達五臟六腑﹑疏通十二經脈﹐促使氣 血運行全身﹐以達強身健體之作用。 此外﹐在腹式呼吸運行中﹐因為要把橫隔膜上下移動﹐常練習可以加強腹部肌肉收 縮能力﹐按摩腹中肉部的各器官﹐加強腸胃蠕動﹐促進消化和吸收功能﹐因而促使 身體健康。

八段錦

bottom of page